當裁員成為「新常態」
在在這個經濟不穩定提高的時代,裁員似乎已成為全球市場的「新常態」,尤其是廣告與行銷領域。近期,Brandtech集團旗下的媒體代理公司Jellyfish於十月底宣布裁掉50個職位,這主要是由於客戶支出的減少。
某位在這波裁員中被解僱的管理人員表示,「我們現有的客戶花費減少,一些原先計劃的專案被取消,這顯然導致了收入的減少。」而Jellyfish的發言人也證實了這一消息,並補充道:「我們的業務是動態的,我們不斷調整資源、重新設計職位和結構。」
對於那些失去工作的人而言,重回職場的路並不簡單。一名廣告技術高管坦承,儘管一年已過,他仍無法獲得穩定的工作。相比以前的就業市場,如今新工作的機會稀少。
「以前我能在離職的第二天就找到五個面試機會,而如今我連面試機會都很難獲得,」他說。
全球裁員浪潮
根據Forrester的分析,2025年代理機構的員工總數下降了8%。Dentsu全球裁員3,400人,約佔其員工的8%;WPP則在2025年下半年減少了7,000人,這其中有700人來自Ogilvy。
Interpublic Group同年裁掉3,200名員工,而其併購方Omnicom在2024年已先一步削減了3,000個職位,並正在努力在併購完成前減少10%的人工成本。
不僅代理機構,像TikTok、Target和Amazon等國際巨頭也無法避免裁員。英國的TikTok裁員400名,主要來自其信任與安全團隊;Target裁減了1,800個白領職位,Amazon更是計劃削減企業工資者數量至14,000名。消費品巨頭Nestlé則打算裁減12,000名辦公室職員。
AI帶來的恐懼
然而,裁員並不僅僅來源於經濟結構性調整。AI亦是促使裁員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據Forrester的預測,AI、機器自動化及效率提升方案將會導致美國廣告業員工減少15%。
Amazon的人力資源資深副總裁Beth Galetti在一篇給亞馬遜員工的部落格中稱「AI是自互聯網以來最具變革性的技術」,並強調了公司必須組織得更精簡。
InMobi的CEO Naveen Tewari警告道,AI進步意味著他們的軟體工程師可能在兩年內失去工作。這樣的言論讓從業人員開始擔心自己無法再次進入就業市場,即便他們經驗豐富。
年齡問題也成為潛在因素。40%的廣告從業人員表示,他們的年齡限制了他們的職業發展。而廣告技術高管坦承,「開始感覺仿佛這是年齡歧視和輕微的性別歧視」。
隨著AI技術的日益成熟,包括私人企業在內的很多公司均開始考慮利用AI來提高效率,減少人力成本。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私營企業計劃因AI裁員,這一趨勢可能會在新一年變得更為明顯。
總體來說,當裁員成為「新常態」時,AI對就業市場的威脅也正迅速升溫。未來的廣告業將如何應對這一挑戰,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