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的環境、社會及治理(ESG)表現評估領域中,EcoVadis 的共同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 Pierre-François Thaler 已經領先近二十年。他對於推動全球董事會議論的趨勢,有著透徹的見解。在考慮到地緣政治變革和立法重置如何推動永續發展的討論時,他認為「法規壓力只是 ESG 的一個驅動因素。」
「對於永續發展和 ESG 的承諾不僅僅是來自於法規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來自於客戶、消費者、金融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甚至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也顯得愈發重要」,Thaler 表示。
因此,ESG 問題不再僅僅局限於永續報告或公司戰略演示中。對於國際酒類品牌擁有者來說,ESG 現在已經影響到從原材料採購到供應鏈設計以及投資者關係的方方面面。
Thaler 警告說,來自各個方向對 ESG 卓越的壓力不僅來自於監管機構,還來自於投資者、保險公司、客戶和社區。對於深耕農業、用水、包裝及全球物流的酒類產業來說,這種壓力尤為巨大。
氣候風險位於核心運作之中
如同食品產業一樣,飲料行業高度暴露於可持續性風險,例如用水、包裝、農業和勞工條件,Thaler 表示。「從田地到工廠,再到消費者的杯中,與氣候相關的中斷正在對飲料公司如何運作、採購及未來規劃產生深遠影響。」
其中最為關鍵的中斷是水的可用性,這是每個飲料公司的核心風險。「作為核心成分——以及加工和清潔操作中的必需品——水支撐著飲料製造的整個價值鏈」,Thaler 解釋道。「曾經被認為穩定的地區現在也面臨壓力,將工業用戶與社區和農業需求放在對立面。」
這已經引發了名譽和操作上的問題。例如,因在印度乾旱地區過度抽取水資源的形象問題,可口可樂曾面臨公眾的強烈反對和工廠關閉的情況。這種情況並非孤立事件;它們反映了品牌在水資源緊張市場中運作的新常態。
收成不穩,供應短缺
Thaler 指出,飲料行業「嚴重依賴農業原材料,如大麥、啤酒花、葡萄、柑橘、甘蔗和最重要的水資源。」
這些作物正受到氣候變遷的日益威脅。高溫壓力、降雨量變化和生長季節的移動正在降低產量,而成分的質量——尤其是在葡萄酒和工藝烈酒中——變得越來越難以預測。
這種不確定性造成了第二層脆弱性:供應鏈的不穩定。
「公司正在重新評估供應商關係,」Thaler 解釋道,「並更加強調氣候風險披露和可持續性評級。」
許多依賴於包含成分和包裝的複雜國際供應網絡的飲料品牌正轉向EcoVadis 等平台,以幫助他們在環境、勞工和道德標準上評估供應商。
可持續性不再僅僅是一個成本中心;它正成為彈性、靈活性和品牌保護的代名詞。
挑戰與財務風險
氣候風險不僅破壞農業;它也使日常操作不穩定。從野火和洪水到運輸延誤,氣候相關中斷的頻率正在增加——財務後果也在增加。
企業已經報告更高的保險費、能源費用(尤其來自冷藏)和基礎設施成本。如 Thaler 所述:「溫度上升也導致能源費用增加,尤其是冷藏和冷卻方面,這對於維護產品質量至關重要。」
因此,許多飲料公司正更大力投資於風險緩解,從備用能源系統到多樣化採購策略,以及生產設施的物理彈性升級。
行業領先者引領變革
儘管存在這些風險,但也有顯著進展的跡象。像 AB InBev 和 Pernod Ricard 這樣的行業領導者正在加強他們的 ESG 承諾——不僅對於他們自己運作,而且在整個供應鏈。
企業正在將 ESG 考量深入推進到採購過程,激勵永續性表現,並將企業融資與可量化成果掛鉤。淨零目標越來越被視為一種戰略槓桿,影響資本如何分配、風險如何管理以及競爭優勢如何保持。
對於 CEO 而言,信息很明確:ESG 不僅僅是合規或聲譽。這關乎生存、策略和利益相關者的信任。無論是通過上升的成本、供應鏈衝擊或消費者期望的改變,ESG 因素正在重新塑造全球酒類行業。
雖然前方的道路充滿不確定性,但前進的方向卻無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