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愈來愈多大型體育賽事和其他現場活動成為可串流的內容,程式化廣告市場正面臨著一場供應浪潮。在今年一月,Index Exchange的執行長Andrew Casale曾預測程式化廣告市場將面临一场供應海嘯,隨著越來越多的重大體育賽事和其他現場活動開始以串流方式播放。這樣的大量廣告供應,程式化供應鏈該如何應對呢?這其中的核心挑戰是確定實際能販售的廣告曝光數量,這正是IAB技術實驗室引入同時串流API的目的所在。
什麼是同時串流API?
同時串流API是IAB技術實驗室專為串流服務設計的規範,允許在現場活動中報告實時觀看數據。若串流服務接受了這項API,則廣告技術實體(例如需求端平台、供應端平台、廣告伺服器等)可以程式化地查詢有多少人在觀看像是NFL比賽或頒獎典禮這樣的現場節目。
為什麼需要同時串流API?
在廣告技術生態系統中,很多公司並未準備好應對現場活動觀看量的大幅波動。例如,通常廣告技術公司會對每秒處理的請求數量設限,然而,若在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上出現了意外事件導致觀眾激增,這些平台可能會錯過這些新增的庫存,僅因未能及時調整請求限額。
同樣地,廣告商可能設定每天只能購買一定數量的曝光,但如果觀眾激增,即是品牌廣告商的主要目標,沒有誰願意告訴品牌的營銷長,只因為投放上限而錯失這些額外的觀眾。
同時串流API如何運作?
可以想像成有人打電話給Peacock詢問「現在有多少人在看週日橄欖球賽?」當然,實際並不像這麼簡單。IAB技術實驗室建議串流服務提供實時數據,但更新的頻率由串流服務自行決定。
此外,串流服務不僅會共享單一數字,還會報告該數字的地區分布。
地區分布?是為了地理定位廣告嗎?
其實不然,這是為了縮短響應印象和撈取廣告下來插入的時間。數據無論多快,也需要時間來傳遞。所以,設定不同區域的觀眾,讓廣告技術公司清楚地知道是要從美西資料中心發送廣告,還是從其他更靠近觀眾的資料中心,從而更快速地處理廣告請求。
什麼是客戶端插播與伺服器端插播?
客戶端插播是將廣告獨立於串流之外傳送,這能給予廣告商更多選擇,即時決定展示什麼廣告,但是也增加了廣告播送時可能發生延遲或中斷的風險。
伺服器端插播則是將廣告直接縫合於主串流中,這解決了延遲問題但限制了廣告的自主選擇性。這讓人好奇為什麼需要兩種流別,但事實上還有第三種:伺服器指導插播,這結合了伺服器端的低延遲和客戶端的即時控制力。出於某種不明原因,在同時串流API中,SGAI流被計入SSAI流中,而非單獨報告。
這似乎會打破媒體公司保持其觀眾數據的意願?
確實,媒體公司可能不願展示其觀眾數據,但仍能設有限制來控制誰能獲得這些信息。這些數據也不會公之於眾,而媒體公司或許願意為了更高的廣告收入做出妥協。報告的數據僅是媒體公司用來告知程式化供應鏈目前可供銷售的觀眾數量,這有助於程式化廣告市場調整策略以獲得最好的廣告效益。
要讓程式化供應鏈應對大型現場活動,接下來還需要什麼?
IAB技術實驗室制定了一整套關於直播活動廣告的計劃,同時串流API只是第一階段。接下來的第二階段是預測API,不過目前還不清楚這個API的具體運作原理和推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