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電話連環響起。另一端是尼日利亞某大型銀行的高層,他們滿腹的失望和憤怒幾乎爆發。他們投資的軟體系統,代號「Olympos」,本是為管理整個POS商戶網絡而設,但如今卻漏洞百出,運行不穩,有的時候甚至陷入全然的混亂。

作為年輕工程師,Julian Duru參與此事如火海煉丹。對於一個剛剛起步的公司來說,失去一名重要客戶不僅僅是挫折,而是重滅級別的災難。

每次瘋狂修復漏洞似乎都會帶來新的問題。「我修復了一個錯誤,但同時又破壞了其他正運轉正常的部分。」他回憶道,這段記憶仍然如昨。「我記得那時,我每一個清醒的時刻都在寫代碼,試圖讓軟體運行順利。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工作量實在巨大。我是項目中唯一的工程師,經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常常在客戶公司過夜。」

這就是煉鋼之冶,也是TeamApt在成為金融科技巨頭Moniepoint之前的艱難歲月,而Duru身處最核心的位置,一位剛從尼日利亞拉各斯大學(UNILAG)畢業的年輕工程師,被推入企業軟體開發的深淵,肩負著未來獨角獸的基礎建設,同時艱難求存。

十年後,當年混亂的日子似乎已經遙遠。現在的這位30歲的Julian Duru已經從當年的風暴中蛻變而出,變得冷靜而沉著。他穿著灰色T-shirt,坐在家中,背景是一塊乾淨的白板,似乎正等待著下一個偉大想法,牆上還掛著一幅描繪男子擁抱女子的單色畫。

那時候,從書本、安靜的野心到永不停歇思考的頭腦,造就了一個生存並繁衍下來,一位在困境中蓬勃發展,並在十年後獲得可改變人生的股票支付的年輕人。

童年的天才與轉折

早在他開始修復軟體錯誤之前,Duru已經展示出截然不同的天才。「我大部分時間都在書本旁邊度過,不停地閱讀。」Duru反思道,話語中充滿了思索。「對很多事情都充滿興趣:數學、生物、物理、化學,你能想到的。我性能傑出,幾乎贏得了頒獎日的所有獎項。」

他的父親是一位教授,他的學術驅動力有著深深的個人背景,給已故母親的驕傲演變成了一種不可磨滅的追求。「她教給我紀律和追求卓越的願望,」他聲音低沉,「而且,我是媽媽的寶貝兒。我非常希望讓她引以為傲。」

2009年,他在西非中等教育證書考試(WASSCE)中全國名列第八,這令人矚目的成績宣告了他稀有的智力水平。與許多他這一代的聰慧尼日利亞人一樣,他夢想著發明火箭和飛機,這也激勵著他報考SAT並申請美國大學。然而,這一雄心遇到了一個老問題:資金。所需的獎學金未能如願以償。

於是,他做出了轉折,進入了拉各斯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專業。是在UNILAG圖書館而非課堂中,他找到了真實的自我。在研究命題邏輯時,他發現了與其內在結構和問題解決本能相契合的程式語言Prolog。他更多的是自學,而不僅僅依賴於教室環境。

「我迷上了使用代碼來表述語句和邏輯的想法,」他如是說。這份迷戀逐漸成為一種著迷。他通讀Python和Visual Basic的技術書籍,經常在校園花園徜徉,手中的筆記本電腦變成一個不斷探索的新世界。「我創建了各種遊戲。各式各樣的項目。」

他所建立的不僅僅是興趣小作品,而是一種聲望。在UNILAG計算機科學系緊密相連的社群中,Duru的技術讓他獲得了一個簡單但有力的標籤:「那個會編碼的人。」

這正是他進入行業的通行證。TeamApt的創始人Tosin Eniolorunda正在尋找人才。他並未在職位板上發布招聘廣告,而是積極探索國內新興科技界的信任網絡。一位共同的朋友推薦了Duru,他成為該公司的第八名員工。

Duru,全能的多面手

Duru之所以能成為TeamApt的初創成員,是因為他的技能、動力和渴望組成了一個完美的三合一組合。然而從趣味程式設計到專業職責的過渡如同火中重生。他的第一個大型項目是一個針對銀行的POS商戶受理解決方案,代號「Olympos」。

「那是我第一次參與需要真正為他人創造價值的完整項目,並且情況緊急。」他回憶說。壓力就像攀登峭壁,而不是小山。他必須迅速克服從頭開始編碼的“硬漢”方法,熟練掌握業界標準框架,如Java Spring Boot後端和Angular 1前端。

團隊的創始人及CEO,Tosin,成為他在高壓工作環境中的支柱。這種亦兄亦友的關係不僅幫助他更好地適應工作壓力,還成為Duru能夠在高流動率行業堅持十年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在不同的崗位上學習和成長,成為了公司中不可或缺的全能選手。

「如果某團隊需要一個前端開發者,我可以立刻被派遣。如果其他團隊需要後端開發,我也可以輕鬆切換,有時甚至數月內。」他說。「我有時候擔任產品經理,有時軟體設計師。我游走於不同團隊間,為公司各個項目的成功貢獻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進,公司從一開始只有八人的初創團隊成長為擁有數千員工的行業巨頭。某天,Duru在參與的一個防詐騙項目中檢查公司實時交易數據,發現日交易量正在突破上億次,這讓他驚訝不已。

「看到那些數據,我意識到我們在早期所做的努力奠定了現今支持的龐大規模。」他充滿敬畏地說。「你不會意識到直到某天有人指出我們的工作有多大影響。」

精神與新的使命

在這十年中,他的努力最終帶來了經濟上的重大回報,成為新起点,而非尾聲。現在,Duru決定轉向處理數位未來中的核心問題:在AI驅動的世界中,我們該如何追蹤和獎勵人類洞察和創造力的價值?

他的新方向是探索去中心化的智能,或他所稱的「語義網」,這項複克杰在追求智慧的同時為人類設計具有獨立經濟模的數字未來,確保參與者都能成為創造價值的合作伙伴。這是一項兼容複雜和簡潔概念的挑戰。

在設計金融價值移動系統之後,Duru現在希望設計一個知識價值移動系統,為人類創造的知識提供一個更加公平的數位經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