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一家於2023 年成立的肯亞金融科技公司 Bonto,正式宣布在取得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Kenya, CBK)執照短短六個月後停止運營。Bonto 原本旨在提供匯款和外匯服務,而其成立之初即獲得了中央銀行的授權,寄望能在該國高達 57 億美元的匯款市場中掘金。然而,僅僅不到兩年,這家金融科技公司被迫退出市場,凸顯出在這個由 M-Pesa、國際金融科技公司及本地銀行壟斷的行業中,新進入者生存的困難。
Bonto 的創辦人暨行政總裁 Yoann Copreaux 在聲明中坦言,由於外匯利潤的持續下滑及合規成本的不斷攀升,達到收支平衡已經成為不切實際的目標。他指出,隨著市場上匯款手續費幾乎降至零,新成立的公司難以承受經營壓力,而相較於市場上已經有庞大客戶基礎支持的舊有匯款服務商,Bonto 如同在沙漠中奮力拓荒。
在停止運營的前幾個月,Bonto 團隊曾积极探索其他可能的出路,包括將執照轉售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在聯絡了超過 50 家業者後,僅收到 5 份買家報價。然而,考慮到監管機構的批准時間以及公司每月損失的現實情況,最後無一達成交易。最終,Copreaux 表示已經冷靜地做出結束業務的決定,正如他所述——'這是唯一合理的選擇。'
Bonto 的結束,無疑將焦點放在這個矛盾的市場現象上:一邊是肯亞的匯款流入創歷史新高,另一邊是小型供應商步履維艱。在手續費迅速下降至接近零及合規政策日益嚴格的雙重挑戰下,唯有擁有規模或是忠實客戶群的公司才能持續生存。
對於 Bonto 的創辦人及其團隊,現階段的計劃是妥善關閉業務,併計劃在經過沉澱後,着手籌備下一步的創業項目。這次的經驗,無疑成為了他們在不斷演進的金融科技市場中一個重要的學習里程碑。
整個事件也再次提醒創業者及投資者,在選擇進入高度競爭且由大廠主導的市場之際,應更深入考慮市場環境及風險,以制定更全面的進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