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6年1月開始,奈及利亞將實施新的稅務政策,任何人在該國開立銀行帳戶或金融科技平台帳戶都需要提供稅號。政府表示,此舉是為了加強合規管理。然而,面對數百萬尚未擁有國家身份證明或稅務清理號碼的民眾,這一新規的實施可能會讓很多人面臨被排除在金融系統之外的風險。以快速上線服務著稱的金融科技公司,如今面臨著新的挑戰。
政策解析:全面改革的影響
在總統博拉·蒂努布的領導下,新的稅務法案《奈及利亞稅務管理法》將徹底改變超過2.3億奈及利亞人獲取金融服務的方式。無論是個人、小型商戶、跨國公司、政府機構或境內外企業,所有在奈及利亞進行銀行、保險或投資活動的主體都必須在開展業務之前獲取納稅人識別號碼,沒有任何例外。
這是數十年來奈及利亞金融法規最大的一次變革。此前,稅務註冊主要以正式企業和高收入者為對象。如今,任何尋求開立或維持金融帳戶的人都需要提供稅務文件。
銀行、金融科技公司、保險公司和證券經紀人必須驗證每位客戶的稅號,並向當局報告重大交易。這項要求不僅限於國內企業,也擴展到任何從奈及利亞賺取收入的外國個人和公司,可能將影響每年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僑匯和跨境商業流動。
身份系統的挑戰
截至2025年6月,奈及利亞國家身份管理委員會報告稱,已發放了1.21億個國民身份號碼(NIN),而奈及利亞的人口約為2.38億。這意味著仍有數千萬人缺乏即將被新稅務政策所必需的基本身份記錄。
雖然國家身份管理委員會已在2025年上半年新增了700萬個NIN,但距離年底要實現登記95%人口的目標仍然艱鉅。稅號申請流程本身也面臨瓶頸,儘管官方聲稱處理速度很快,但使用線上渠道申請稅號的人常常不得不等待數月。
金融科技、銀行與金融包容性之間的掙扎
近年來,奈及利亞的金融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帳戶擁有率在中低收入群體中迅速增長。根據2023年EFInA財務普及調查,約26%的奈及利亞成年人仍被金融系統排除在外,這相當於約2900萬人沒有正式帳戶。有些報告估計這一數字更高,若納入成本、渠道和文件等更廣泛的障礙,約有4000萬人隱身於金融體系之外。
將開戶與稅務註冊掛鉤的政策可能會意外地將脆弱群體邊緣化,讓原本旨在擴展的金融包容性反而更具挑戰性。
金融科技創業公司和數位銀行的商業模式依賴於快速的客戶上線流程。但在奈及利亞的數位銀行以前只要求基本的身份認證和銀行驗證號碼(BVN)即可開戶,未來必須修改其客戶招攬流程以適應新的稅務驗證要求。
這一影響也延伸到了國際層面。非居民若提供商品或服務於奈及利亞,需在業務開始前獲取稅號。這不僅影響僑民企業家,還涉及處理奈拉交易的國際公司和匯款平台。在僑匯為奈及利亞提供外匯的情況下,這一政策的不當實施可能帶來宏觀經濟上的影響。
區域背景與執行疑慮
奈及利亞並不是唯一將金融服務與稅務合規掛鉤的國家。加納早在2018年就強制要求金融交易需要稅號,包括開設銀行帳戶或註冊車輛、公司或政府合同等活動。肯尼亞亦如此,其基本活動明確包含開立銀行帳戶需提供KRA PIN(稅號)。南非的系統也將其稅號與金融服務相關聯,比如納稅人在開立證券經紀帳戶或申請貸款時經常需要提交他們的SARS稅務參考號。
此稅號規定是總統蒂努布綜合收入現代化方案的一部分。改革整合了分散的稅務法規,並建立了一個新的奈及利亞稅務局,啟用數位執法工具。
與區域其他國家(例如肯尼亞的16%和加納的13%)相比,奈及利亞的稅收對GDP比率僅為約10%。通過要求稅務註冊來獲得銀行服務,政府旨在將過去未被重視的非正式經濟領域和數位平台納入稅務系統。這一策略瞄準了奈及利亞龐大的非正式經濟,該經濟體中數百萬人賴以謀生,但未納入正式稅務結構。
然而,實施效果將決定成功與否。有效的推行可以將數以百萬計的人納入稅網,提供更清晰的經濟可見性。若執行不當,則可能引發不便的瓶頸,從而可能影響財務包容性和稅收收入目標的達成。
當前,奈及利亞的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及其客戶面臨著在這一最新金融監管變革中及時應對的緊迫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