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還沒有 50 家店鋪加入他的平台,還沒有酒店開始購買他的零售系統來管理他們的酒吧之前,在他拒絕了一份他目前還無法負擔的數百萬元自動售貨機合同之前,愛索姆·古德曼做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將定義一切:他選擇了原則,而不是利益。
這個選擇催生了 RetailBox。一開始,它看起來就像一個銷售點工具,但實際上,更像是商店的支柱:跟蹤每一筆銷售,保持庫存秩序,當供應不足時提出警示,並給店主提供清晰的業務視圖。對某些人來說,它只是帶有收據的收銀機;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它安靜地運行著整個後勤辦公系統。
古德曼在為一家來自尼日利亞北部的店主定制 POS 系統時已經在開發軟體。他本可以提供這樣的服務並獲得穩定收入,但他選擇拒絕。
“我不願意為你打造一個專用平台,因為我喜歡保持透明,”古德曼回憶道。“如果我把它做成一個專用項目,你將被鎖定其中。但如果我將其作為更大項目的一部分,你和其他人都可以跟隨它一同成長。”
這種對規模的堅持塑造了 RetailBox。它與像 Bumpa 這樣的工具共享了一個市場空間——Bumpa 在商界以其將支付、庫存和在線銷售融為一體而受歡迎,但它的重點更明確:讓實體商店從收款台到儲藏室都能無縫運行。
一個小小的試點
在他開始開發 RetailBox 作為一個單純的零售軟體六個月後,古德曼在他的分析工具中注意到一件不尋常的事情:其最大的一筆交易量竟來自一家酒店。
在酒店業,銷售工具通常被拆分——酒店一方面有預訂和物業管理系統,另一方面是一堆收款機或酒吧帳單。零售風格的軟件並不是標配。然而,這家酒店卻在用 RetailBox 來管理其休息室和酒吧,將它們像小型商店一樣運營,實時跟蹤每瓶酒和每筆銷售。
這激發了古德曼,於是他去測試這一想法,為另一家酒店進行了試運行。結果非常適合。那第二家安裝的系統至今仍在運行。這次經驗讓他不得不擴大產品路線圖,將酒店業務融入 RetailBox——這是一個在初步商業計畫中從未考慮的行業。
以每年 100,000 奈拉(約 67 美元)的價格,RetailBox 的年費比大多數競爭對手每月的收費還要低。古德曼知道自己在資金上有所讓步,但他能夠這麼做是因為與德國開發組織 GIZ 的合作,讓 RetailBox 與雲提供商 VonTech 建立了聯繫。這意味著至少兩年間沒有運行成本。因此,他們賺來的 100 奈拉就能保留下來。
當古德曼拜訪一個小型食品攤販時,他的激進定價策略遭遇了阻礙。他關於多地點管理和高級分析的推銷詞完全不起效。攤販打斷他:他只想知道自己賣了什麼,僅此而已。
尼日利亞的小型企業不需要功能繁多而複雜的系統,他們需要的是即便當停電發生時仍然能正常工作並可靠運行的系統,而這樣的停電情況出現的頻率往往超過大多數軟體的預期。古德曼由此認識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能力如果不能解決顧客真正存在的問題,那麼一切也就毫無意義。
更大的藍圖
在 RetailBox 成立之前,古德曼就在自製自動售貨機。並不是進口貨,而是從頭開始製造,包含能告訴你在阿布賈某人何時買了一罐飲料的軟體,通過電話讓你在拉各斯就能知道。他從這個項目中學到了如今使用的一切技能:JavaScript、Python、API,還有硬件接口的 C 語言編程。
如今,隨著 RetailBox 漸漸站穩腳跟,自動售貨機的機遇再次環繞。維多利亞島的一家公司想讓他為高層建築提供售貨機;然而,自動售貨機並不便宜,需要提前製造資金。
自 2025 年 2 月推出以來,RetailBox 已經吸引了 50 家商店和更多的分支機構提高了總店數。目前不到 10 家是付費的客戶,因為大多數仍處於一個月的免費試用期。成長目標設定得相當保守:今年達到 100 家商店,明年 500 家,然後是 1,000 家。
古德曼的做法與一般初創企業的快速擴展思路背道而馳。他並不希望突然間管理一個年收入達百萬奈拉的業務,因為他仍在積累成長所需的經驗。與其在大範圍的規模上失敗,不如先在小範圍內學習和成長。
為尼日利亞商業打造技術意味著解決在其他地方並不存在的問題。電力中斷、不穩定的互聯網、懷疑的顧客和嚴重的價格敏感性構成了一種需要不同創新思路的限制條件。RetailBox 能夠離線工作,並在連接恢復時同步。用戶可以在電話、平板電腦或電腦上交替操作。當電力中斷時,業務仍在繼續——這是必然。
顧客服務計劃包含欺詐預防功能,因為人們會將購物分成多筆交易以利用積分系統。員工訪問控制包含詳細的活動日誌,因為小型企業需要核實和驗證信息。Google 地圖整合並不僅僅是方便,它對於一個地地址僅供參考、地標是主要導航方式的城市來說至關重要。為採用更加精簡的方法,公司後來用一種免費和開源技術稱為 OpenStreetMap 來取代 Google Maps。
真相是什麼
在 Google 上搜索時,RetailBox 未出現在首頁列表中。兩位競爭對手——retailer.ai 和 retailer.io 佔據了結果。古德曼承認 SEO 的問題,但並不擔心。真正的競爭不發生在搜索結果中,而是發生在需要真正可行系統的尼日利亞店主的實際經驗裡。
每位零售商都會自動獲得在線商店展示實時庫存和營業時間的功能,通過 Google 地圖整合來展示。API 是開源的,允許開發者整合支付提供商或構建自定義功能。但 RetailBox 的最本質的特徵不是技術方面的,而是哲學上的。
在一個軟體供應商往往過度承諾而交付不足的市場中,古德曼“低承諾,高實現”的方式顯得格外突出。這種透明性延伸至資金籌措上。
“這是一種方便之舉,而不是必要,”他這樣描述潛在的資金籌集。這既反映出他的產品哲學:讓零售技術商便宜且可靠,以至於不使用它就變成了更難的選擇。
RetailBox 是按意願自力支持的。公司正在考慮籌集 10 萬美元,以超越目前的口碑傳播而加速市場推廣。
古德曼的電機工程背景和自動售貨機原型在兩年內為 RetailBox 的硬件擴展做好了鋪墊。目標是在目前僅在機場中出現的市場中實現本地自動售貨機製造。硬件並不與軟件分離——而是其合理的延伸。每台自動售貨機都將在 RetailBox 的平台上運行,通過店主已熟悉的相同界面管理。
RetailBox 在尼日利亞科技建設中代表著某種特定的事物:在實際限制條件下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理想條件下的過渡創新。古德曼初衷並不是要革命化零售業——他只是想誠實地解決客戶的一個問題。這種透明性仍然是公司定義性特徵。
在一個科技普及經常意味著將外國解決方案強加於本地環境的洲上,RetailBox 是從頭開始依據尼日利亞現實情況開發打造的。軟件的運行不是儘管本地條件的限制,而是因為這些條件使然。使用零售軟件的酒店酒吧,單只想追蹤庫存的食品攤販,以及潛在的自動售貨機合同——這些都不是計畫的一部分,但現在都顯得很有意義。